2021年4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1-04-09 |
总台央视记者:日前,菲总统府发言人洛克表示,中菲双方将通过外交渠道与和平手段解决牛轭礁问题,并表示菲方与中方的任何分歧都无法定义两国关系,也不会阻碍双边友好关系沿着总体积极的轨道发展。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国和菲律宾是友好近邻,两国友好合作远远大于海上分歧。中方一贯并将继续致力于同菲律宾通过友好协商妥处分歧,推进合作,增进互信,维护双边关系大局和海上和平稳定。 澎湃新闻记者:据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于当地时间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届时将决定核污水排入大海。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政府应当秉持对本国国民、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评估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处理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主动及时地以严格、准确、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决策。 中新社记者: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各方正在维也纳谈判美伊恢复履约问题。中方如何看待当前伊核局势和谈判前景?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赵立坚:当前伊核局势处于关键阶段,伊核全面协议各方正在维也纳讨论美国解除制裁和伊朗恢复履约问题,并以适当方式与美方保持互动。中方期待各方巩固和延续当前积极势头,早日就美伊恢复履约的方案达成共识。 美国上届政府退出全面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是造成伊核局势持续紧张的根源。解铃还须系铃人。美方理应尽早无条件重返协议并解除所有相关制裁,包括对第三方的长臂管辖,伊朗则在此基础上对等恢复履约。各方应认清是非曲直,敦促美方采取切实举措解除制裁,引导伊方相向而行,推动全面协议早日重回正轨。 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全面协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中方曾为全面协议达成作出重要贡献,克服困难坚定执行协议义务,并与有关各方保持密集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协议完整、有效执行。中方正积极参与美伊恢复履约谈判,将继续为推进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中国也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新社记者:缅甸当地媒体报道,中国驻缅使馆首次与被罢免的民盟议员交谈,外交部可否证实? 赵立坚:中国与缅甸是山水相连的“胞波”兄弟,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对缅友好政策面向全体缅甸人民。中方同缅甸各党各派都有着长期友好交往,对华友好也始终是缅甸各界的共识。 中方对目前缅甸局势感到关切,希望缅甸各方尽快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谅解,继续推进得来不易且适合缅甸国情的民主转型进程。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同缅甸各方保持接触沟通,推动缅甸局势尽快回稳降温。 彭博社记者:美国将七家中国超级计算机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向其出口,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美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遏制中国发展,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滥用“实体清单”,不择手段恶意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由来已久,但中国超级计算机依然凭借自主创新跃居全球领先地位。美国的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发展的步伐,只会更加坚定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意志。针对美方的有关措施,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北京青年报记者:据报道,第三十次“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8日闭幕,并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请问,能否介绍会议有关情况和成果? 赵立坚:第三十次“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于4月7日至8日通过视频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轮值主席国印度主办,印度、巴西、南非环境部长及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参加会议并致辞。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联合声明,释放了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 会上,四国部长重申应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强调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由各国自主决定自身减排贡献;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减排义务,提高行动力度,弥补2020年前减排鸿沟,并兑现资金承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严重关切碳边境调节措施等具有歧视性的贸易手段。 “基础四国”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的重要合作机制,在谈判中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为推进多边谈判进程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在面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艰巨任务面前,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尽己所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了责任担当。希望国际社会能共同行动,携手推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机制,为子孙后代营造美好的未来。 |